三个关于中秋节的美丽传说

中秋是一个想象优美的神话,一千年一万年脉脉相传,中秋是一丝缕缕不断的眷念,一代代一茬茬绵绵浓情。在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中秋”,揭开“中秋”迷人的面纱,感受“中秋”的美好。

让我们想象着一个恰如云清星烁的夜晚,一轮明月神秘、迷离,万般娇态。当云散雾开,月亮的光华柔和的洒在身上,每个人的心一定是温柔恬静的……

一,中秋节的来历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叫仲秋,且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了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到宋朝开始盛行。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

在民间对中秋节还有其他有意思的称呼: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月夕”和“八月节”。八月十五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水果月饼。在月下,红烛高燃,全家人一次祭拜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的月饼,切时要预先算好全家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二,中秋节的传说

记得我小时候,奶奶告诉我的是“玉兔捣药”,还指着遥远的月亮问我:看见了吗?那时小小的我,会仰着头认真的寻找月宫中那只可爱的小兔子。那是令人怀念的纯真岁月。

中秋节的传说和由来,在民间版本多多,但认可的主要是三大传说:

第一大传说——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代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拉开神弓,射下九个太阳为民造福,美丽善良的嫦娥嫁给了他。

一天后羿从王母娘娘那求得一包不死药,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后羿舍不得妻子,就把药交给嫦娥珍藏。一天,后羿的徒弟蓬蒙趁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持剑闯入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当机立断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下去。即刻身子就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像天上飞去了。

后羿知道此事后,悲痛欲绝,仰望夜空呼唤着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的发现,月亮格外的皎洁明亮,而且月亮里有个晃动的影子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怎么也追不着。后羿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欢的后花园,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喜欢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念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第二大传说——吴刚折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树下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桂树永远枝叶茂盛,总也砍不光桂树。

只有在每年的八月十五这天,才有一片树叶从月亮上飘落凡间,谁家最勤劳,叶子就飘到谁家,那家就有无穷无尽的财富。据说这个砍树人名叫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到月宫,砍伐桂树,以示惩处。

第三大传说——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朝。当时朱元璋准备联合各路反抗元朝的起义部队,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命令下属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在派人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

到了八月十五起义那天,各路义军一起响应,很快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朱元璋高兴的连忙传下口谕,第二年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  ,成为馈赠的佳品。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