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散文:孤独中的自由

拎袋鱼:《田纳西新闻》特约作家。吾自以为是玉树临风、鹤立鸡群、大隐隐于市。然则,终究就只是老树昏鸦、凡桃俗李、小隐隐于野。

(1)

世事喧嚣,人生寂寞。

孤独的滋味,我们都尝过。

成就是社会的,孤独是自己的。成就是看得见的功劳簿,孤独是看不见的无底洞。

走下舞台的我们,只能独自一人对着镜子卸下一天的戏装。沉沉地,在夜晚的梦里,一个人独自做完白天未竟的事业。日光可以照亮众生,黑夜却只吞噬自己。

故,人的本能,是逃向光明之所。我们走向人海,燃烧自己。天下的毁誉和悲喜,成败和冷暖,我们歌之泣之,哀之叹之。心随之动,情随之生,仿佛人生的大火燃烧了我们,我们就能消灭那个孤独的黑洞。

然而,孤独是不可消灭的。​

(2)

懂得孤独的人是自由的,享受孤独的人是幸福的。

孤独中有自由,因为孤独让我们遇见自我。

自我,是我们孤独时唯一相伴左右的伴侣,任何人不能剥夺,不能给予。在孤独中,我们没有机智的话锋,远足的乐趣,却也能避免愚人的烦恼,在静观中享受敏锐的洞察力和生动的想象力。因为孤独的自我,有一颗丰盈的灵魂。

孤独中有幸福,因为在孤独中,自我体会了大爱。

孤独不是无聊、寂寞或空虚。对无聊,我们用声色犬马来填补。对寂寞,我们用江湖豪情来消除。世间每一种空虚,也都有它相应的消遣。而唯独对孤独,却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孤独是身在茫茫宇宙、人山人海,却无所依傍,无处可去。孤独是无能为力,又无可安慰的宿命感。然而,深沉的孤独,犹如刻骨的绝望,可以锻造伟大的信心。故有人说,神性生长于绝境,犹如爱生长于悲悯。

孤独不是孤僻。孤独者在有限中追求无限,而孤僻者囚禁于有限。

孤独中的灵魂,它发现自己,享受自己,不是因为冷漠孤傲,而是因为它坦然接受了人类存在最根本的偶然性,与茫茫宇宙达成了最后的和解——如果有限的生命和偶然的存在是我们不可改变的命运,那不如就让我们试着去抱慰每一个他者的灵魂。如果每一个自我都注定是孤独漂泊的个体,那不如就让我们没有分别心地去爱每一个有限的灵魂。孤独者的灵魂在博爱中超越了有限。

基于无聊的爱通过感官刺激而解决,基于寂寞的爱通过彼此抱慰而解决,而基于独孤的爱则无可抱慰、无可解决,因为孤独者的灵魂是永恒的渴望,永恒的追求,永恒的行动。孤独者渴望穿越生命的偶然和有限,在无条件的谦卑和奉献中游向天国的彼岸,然而天国却是永远无法抵达的、来自无限的召唤。

(3)

勇者得天下。

仁者得人心。

而智者则孤独。

孤独,仿佛是智者的宿命。

世上有许多人,工作像蜜蜂一样勤劳,内心却像白纸一样苍白。我们用自恋来消灭孤独,却不理解孤独是无法消灭的。孤独需要品味,品味孤独需要智慧。

品味孤独的灵魂,自会拥有一个广大而苍茫的世界。在时间上,它连接了远古的哲思和未来的畅想。在内涵上,它既承载着人类的苦难,又向往着永恒的真理。在审美上,它归于一种内在的宁静和平和,对世间沉浮、人性善恶,悉知悉见,不动声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的高渺意境,浪漫情怀,都离不开对孤独的品味。然而世间许多浪漫感情的追求者,都因为缺乏体验孤独、品味孤独的心灵,将生命都虚掷在了转瞬的荣耀和聒噪的誓言之中。爱情若只追求浪漫的相遇,而缺乏静穆的沉思,它就注定和日益衰败的躯体一同枯萎。

唯有洗尽铅华的心灵,才能美化饱经沧桑的容颜。真正有品格的爱情,在安静的自处中显出尊严,在简朴的持守中自有清辉。故智者的爱情,如海上的明月,不是高不可攀,而是心如止水。

(4)

安于孤独,享于孤独,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来源于理性的素质和高尚的情怀。尘世的幸运和不幸,狭小圈子的粗鄙娱乐和意气之争,以及一切会叫那些缺乏精神教养的人们乐在其中或殚精竭虑的外在环境,都不会让一个享受孤独的灵魂受到诱惑。面对质疑,孤独者也不会轻易改弦易辙、身心受损,因为真正的孤独本就是独立于外在的肯定。

苏格拉底走在雅典卫城的大街上,看到四处都是待售的各种奢侈品,他不禁惊呼:“我不想要的东西在世界上竟然如此之多!”我们的世界充满了名贵的奢侈品,却少见高尚的孤独者。

耐于孤独、乐于孤独,我们才能超越斤斤计较的小爱。

情到浓时情转薄,人间有味是清欢。对于品味孤独的灵魂,爱里没有嫉妒、伤害,也不会因爱生恨。孤独中有大悲,悲心中有大爱。茫茫宇宙,渺渺人类,刹刹那那的欢愉和痛苦,都是孤独者沉思的对象,艺术灵感和爱的源泉。

智者孤独。

孤独中自有真正的自由。

孤独者不孤独。